English Version

学术采撷:第九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改革开放40年侨商发展暨中国企业史研讨会综述

时间:2018-10-26

20181012日,由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江苏省侨商总会、昆山市侨联、中国商业史学会企业史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九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改革开放40年长三角侨商发展暨中国企业史研讨会在江苏昆山举办。来自各级侨联、各地侨商会及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三百余人出席论坛。

当天下午,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张秀明副所长的主持下,中国企业史研讨会顺利进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中国社科院、福建师范大学等近三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分别以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华人华商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比较视野下的企业史探讨为主题发表演讲并展开交流讨论。

主旨演讲

陈争平教授以《企业改革与招商局文化建设》为主题,以“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的缩影”招商局为例,展现了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历程、文化特点以及在企业凝聚力之中发挥的作用;李明欢教授的演讲题目为《异同之间:欧洲中餐业的发展、调试与分化》,以欧洲中餐业为例,以“求同”和“存异”之辩证关系为立论基点,旨在论证不同餐饮文化在零距离的交流与碰撞中,唯有交融方能求存,亦需存异方能发展;陈凌教授基于比较企业史的分析视角,讨论家族企业成长与现代转型,认为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来看,华人家族企业将同时经历家族革命与管理革命,而比较企业史研究和分享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李玉教授发表题为《中国近代早期股权问题刍议——侧重于观念史的考察》,在股权“制度史”的基础之上,侧重于国人股权观念的考察,使股权问题的内涵得到更多挖掘。四位学者的主旨演讲侧重于不同领域,为本次企业发展史研讨会拉开了帷幕。


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制度遗产与企业传承

“中国近代企业发展”分会场,在福建师范大学林立强教授、清华大学刘鹰教授的主持和点评下,学术交流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展开:其一,以中国近代机构的设置成立梳理相关制度的发展;其二,以个人或者其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群体性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李志英教授的讨论题目为《近代中国公司注册制度的产生及商会的作用》,以外商在华公司、民间的各类企业及官办的各种生产单位的注册情况为研究对象,研讨这些企业的设立对后来公司注册制度的影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祁敬宇教授就国人创办的近代首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发展企业史进行回顾,同时对国人创办的史上首家银行的制度遗产等方面进行述评;西南民族大学卢征良教授从多方面探讨近代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路径,认为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制度变革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民族水泥企业也因此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沛霖副教授发表了题为《人口视域下的公共交通演变——以近代上海中外商电车企业为例》,认为电车业与城市人口的覆合共存、相依发展,使近代上海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亦从侧面投射出近代中国城市化向现代递嬗的独特掠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朱海城以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创立的始末探究民国初年的法治实践,认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成立表明,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宪法法令、规则契约等正式制度的转型可通过制度引进,国家强制推行,而人们的法制观念、规则意识、行为方式等非正式制度的转型之路则漫长的多;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秘书长伊巍以浚浦局为具体研究案例,利用浚浦局外文档案,梳理浚浦税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海关特殊税制创新与疏浚公共事业资金供给模式,也再现了中外各方合作博弈下疏浚公共事业机构的形成、运营与特征;上海立信金融学院讲师柯华通过对荣氏兄弟及其荣家企业形成企业家精神、进行实业投资的理念的根源的追踪与研究,从这一独特的视角专门分析企业家的知识信念结构及其对制度的影响;南通大学历史系蔡志新教授对近代“儒商”型企业家陈蝶仙进行研究,认为其阐发和践行的企业经营之道具有以儒家人文关怀传统和道德本位主义为依归的的鲜明特质。

华人华商研究:故乡与他乡

“华人华商研究”分会场,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张秀明副所长和厦门大学李明欢教授主持和点评,学者的讨论议题既包括对华人华商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华商网络演化,也包括对美国硅谷、印尼、新加坡、以及温州等侨乡特定地域群体的华人商业的具体分析。

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张秋生教授在其研究《改革开放40年大陆学界的海外华商研究:历史、现状和趋势》中梳理了大陆学界改革开放40年来海外华商研究发展概况,评析不同阶段海外华商研究特点,并对当前华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提出问题和思考;温州大学商学院张一力教授发表题为《华商网络演化研究——基于温商的案例分析》的演讲,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不同时期温州华商的商业和社会行为,指出华商充分地利用多种的个人社会网络,发展出了发达的市场网络,但在创新网络的发展上还没有做到与市场网络的同步,并指出下一步华商三种网络如何互动的途径;原上海侨联副主席,上海华侨历史学会张癸会长以谷歌公司为例探讨硅谷华侨华人的发展问题,其研究指出华侨华人科技人员从硅谷诞生起就在这里从事各类科技创新及产品市场转化,成为硅谷科技创新重要力量和人才储备重要方面;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副主任邢菁华博士在题为《华侨华人现代慈善事业探究与展望》的演讲中对新时代下的华侨华人现代慈善事业总体概述、捐赠领域、捐款动因、代际差异、全球慈善进行全方位探讨,并总结归纳近年来华侨华人慈善事业的进展与趋向;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宏云副教授在《印尼华商发展现状、总体特征与未来趋势》中考察印尼华商的发展,他们经历辛苦创业,坎坷前行,体现出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实施跨国化、多元化经营的特征,并随着世界格局变化,凸显出互联网科技发展、智能化运营及与中国一带一路形成共鸣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明显的自身局限性;印尼新报总编辑李卓辉先生通过《印尼华商投资中国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他参与见证印尼华商在改革开放初期投资大陆纸浆工业中的经历,并对“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华商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教授,张姣博士后以《华商对印尼工业化的贡献——以三林集团为例》,探讨林绍良及其三林集团对印尼经济的突出贡献,历史分析和客观评价“裙带资本主义”经济逻辑与历史约束条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后朱庆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国货展览会研究》中对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的两次国货展览推销大会予以细致考察,指出国货展览是华商连接祖籍国与居留地的桥梁,是华商在祖籍国情怀与居留地经济利益之间的重要连接点;江西财经大学肖文燕副教授则在《华侨与侨乡金融的近代转型 ——以广东梅州为例》探讨清末民国时期华侨推动下的侨乡金融近代转型的历程,指出由于华侨的牵引拉动、内引外联的作用,推进了侨乡金融的近代转型。

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与探索

“国有企业改革” 分会场,九位学者的研究主要以招商局集团和中国交建集团两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为中心展开讨论,由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和温州大学商学院张一力教授主持和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岳清唐副教授从宏观层面考察国有企业改革,发表了专题演讲《法人独立财产权思想与国有企业四十年改革》,伴随着国有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企业法人独立财产权思想推动了国有企业以往的改革,也还将继续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改革;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刘福星助理研究员在其专题《招商局企业组织结构变迁研究(1873-1948)》中指出,近代以来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招商局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组织结构,并先后经历了官商双头管理体制、官办直线管理体制、商办直线职能体制和官办直线职能体制几个阶段,反映出招商局所处制度环境、企业的产业化经营能力和企业融资结构的变化、企业总部与地方以及企业经营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商务部研究院彭波副研究员做了关于《关于招商局集团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比较研究》,提出招商局集团是中国的央企,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则更多是巴菲特的个人意志、资本意志的体现,二者的比较,对于理解中美经济和企业发展,企业与国家、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史研究所熊金武副教授发表《中国百年国有企业治理变迁:基于天津航道局的视角为中心的考察》专题演讲,提出现代公司制度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保持高效率的关键,天津航道局等百年国有企业的治理变迁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力军;南开大学博士生杨济菡在《海河工程局治理结构变迁(1945-1952)》专题中指出海河工程局(处)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经验说明,党组织的思想领导作用在保证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在企业中得以贯彻执行的关键,同时完善企业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独特之处和比较优势;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马芳博士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运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改企”,将政府权力下放给国企,将国企推向市场,水运建设企业在工程竞标和融资方面走向市场,并在利润支配和人事任免上获得自主权,开启了水运国有企业的艰难转型过程;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陈碧舟博士后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经验——以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为例》中指出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从改革成功到变革失败的实例,论证了国企改革应契合政府的改革意图,适应企业自身的定位,并设立相应的纠错机制。清华大学博士生丁春燕《21世纪中国水运建设企业的发展——基于中交各航务局的DIM分析》中,采纳了中交集团各个航务工程局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数据,以DIM方法分析中国水运国有企业的曲折经历以及其结构的变化,为国企改革的研究提供另一视角;太原科技大学段志鹏讲师分享了《“经济统制”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分析—以西北实业公司为中心的考察》,以西北实业公司为例介绍了民国时期山西省在强势政府主导下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十年建设”中建立起的近代化工业体系,成为山西地方政府近代工业化尝试所留下的制度遗产。

比较视野下的企业史研究:对比与反思

“比较视野下的企业史研究”分会场各位学者则以案例的形式,从时间空间等维度进行企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南京大学李玉教授和浙江大学陈凌教授主持讨论。

福州师范大学林立强教授在《泉州市基督徒工商团契个案研究》中探讨企业家个人信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企业家信仰与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成败与否中的作用给出案例考察;香港岭南大学刘光临教授在《13-15世纪浙东沿海地区的物价变动与贸易兴衰试探--关于弘治< 温州府志>两则记载的考证》中利用有关南宋和明代文献资料对新校点出版的弘治《温州府志》中两则记载进行了细致考证,通过比对这两个时期的物价数据和移民、贸易等有关描述,确认了这两则记载均源于旧志文,并借此内容再现了南宋时期温州贸易和手工业的繁荣,也指出了明初洪武体制的确立以及沿海卫所设置遏止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原有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蒋清宏副研究员发表演讲《< 美国购银法案>与1930年代中国经济危机关系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正》,将美国购银法案放在危机过程中进行整体性考察,认为美国白银法案出台后全国通货紧缩局面并没有恶化,其原因是外流白银是外商的沉淀资本,纠正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误区;南京财经大学姚清铁副教授在《模仿与适应:知识转移视角下近代中国民营企业的科学管理革命》中运用知识转移理论考察德大、厚生纱厂,美亚织绸,申新三厂,商务印书馆和康元制罐厂等六家典型企业的科学管理革命,指出不同的知识转移粘性导致近代中国企业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管理变革路径;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王苗博士后和刘宣佑博士后以中国交建为例,分别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中国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变迁,从苏联专家援华到对非基础设施援建再到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档案材料分析这一跨越性转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王蕾助理研究员在《国企聚焦“一带一路”中作用与地位》中以招商局集团为例,探讨如何进一步探索出更好更多更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和模式,如何总结经验进一步“共商共建共享”等议题;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刘鹰教授发表题为《公益慈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电商兴农为例》的演讲,以阿里巴巴为例探讨公益慈善事业如何帮助释放草根创新力,比较自上而下的“农村淘宝”和基于平台效应的“淘宝村”,指出淘宝村现象揭示公益创新的宝贵经验;《北大华商评论》杂志主编商小双在《基于华商企业家经济管理思想探究案例分享——以台湾友嘉集团总裁朱志洋国际并购经营管理思想为例》中,通过友嘉集团的并购活动分析朱志洋的经营理念及其企业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大、品牌创造、自主创新等成功经验,指出其将为更多的华人制造业走向全球市场提供有效借鉴之道。

提交论文的还有: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伟《抗战前民族纺织企业“事业集合”维度演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陈皓《社会责任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以台湾启富达公司为例》;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耿晖、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熊金武《基于历史视角浅谈女性企业家精神》;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张琪、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成艳萍《铁路运输与近代内陆工矿企业产销分析——以保晋平定分公司为例》;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裴丽婕、山西大学晋商研究所副所长刘成虎《保晋公司付息制度变动》。


(供稿:李一苇 邢菁华)

Copyright © 2017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