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龙登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结项

时间:2018-01-12



龙登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结项


龙登高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2010年度批准,批准号:10&ZD078),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审核,准予结项(证书号:2017&J062)。

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李伯重教授、张小军教授、罗平汉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赵亮、温方方、何国卿、彭波、林展、王苗、王正华、丁萌萌、唐云建、熊金武、张湖东、任志强、魏星、刘月静等,以及陈志武、彭凯翔、袁为鹏等教授的合作与交流。课题组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其中首席专家龙登高教授出版学术专著1本,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且从历史借鉴的视角就土地制度改革等相关问题提交政策咨询报告,受到有关部门采用或表彰。

该课题以土地产权及其交易体系为中心,考察近千年中国土地制度的特征、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传统经济的作用,对近现代中国经济变革的影响,探索学术原创的同时寻求现实启示。

第一,探讨农地私有产权形态,包括法人产权的性质、特征与历史演变。

第二,考察地权交易体系的构成与历史形成,比较各种地权交易形式的区别与关联,如绝卖、活卖、抵押、典、押租、租佃、胎借等。

第三,关于富有中国特色的典权制度,澄清了一些认识误区,揭示了其性质与作用。典权不是使用权,也不是所有权,而是是一种限定性物权形态的财产权,具有担保物权的功能,但与抵押有明显的区别。

第四,近世佃农实际上是通过市场将土地等生产要素与资源组合起来建立独立的家庭农庄,获取剩余索取权、风险收益与投资的未来收益,推动生产要素配置到种田效能高的佃农与富农群体,提高经济效率和土地产出。

第五,将土地制度置入整体社会经济结构中,宏观层面考察地权市场在资源配置、经济效率及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和影响;微观层面考察地权市场与家庭农庄相辅相成,构成中国传统经济的两大根本性特征。

第六,考察一百多年来对土地制度的反思与探索,分析四次重大的制度变革,揭示制度遗产的借鉴与启示。

Copyright © 2017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